下肢截肢者需要经常穿用假肢,为了保持假肢的正常功能,使用灵便和延长使用寿命,日常应注意以下维护事项: 1.接受腔的维护 (1)保持接受腔内面的清洁,吸着式接受腔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如果接受腔内面不洁,会增加残肢皮肤感染的危险。因此,截肢者应在每天晚上睡前将接受腔内面擦拭干净。可用手巾浸淡肥皂水擦拭,然后自然晾干。 (2)接受腔内的衬套,衬垫等,因常被汗浸湿,附着脏物后会产生臭味,应经常用手巾浸药皂擦洗、晾干。残肢套更应注意经常清洗和更换。 (3)注意接受腔出现裂纹。在树脂接受腔的内面会产生细小的裂纹,有时会弄伤残肢皮肤。在接受腔出现裂纹后容易裂开。此外,当接受腔内附着脏物或树脂变质,往往会使平滑的接受腔内面出现大小不平的瘢痕,特别是当大腿吸着式接受腔内壁上端岀现这种情况后,会弄伤会阴处的皮肤,应更加注意。 (4)如果接受腔某处压痛残肢时,可采用挖空压痛部位的衬垫或用毛毡填起压痛部位周围的办法解决。 (5)当感到接受腔松驰时,先采用增加残肢袜套(最多不超过三层)的方法解决;如仍过松,可在接受腔四壁粘贴一层毛毡解决。必要时,更换新的接受腔。 2.结构件的维护 (1)假肢的关节及结合部分若产生松动,会影响使用性能和出现响声,因此应经常检查膝、踝轴螺丝及皮带的固定螺丝、铆钉,及时紧固。 (2)金属轴不灵活或发生响声时,要及时加注润滑油。受潮后,应及时干燥,并注油防锈。 ...
发布时间:
2020
-
12
-
18
浏览次数:193
阿拉斯加犬大黑坐在宠物诊所里它的专属“雅座”上,望着门口发呆。几个月来,悠闲的生活导致它的体重整整长了10斤,也越发懒了。“大黑,来,站起来,给你火腿肠吃”,听见主人的召唤,大黑一跃而起,来到主人身旁,因为占据身高的优势,在众多流浪伙伴中它吃了大半根的肠。 从2010年3月被遗弃,四肢都被铁丝一类的器物勒断,到2012年初进行手术、安装假肢模具,再到如今装上真正的假肢,自己站立、走路,大黑经历了近4年的时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记者接到大黑主人刘锡范教授的电话,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后,立即前往他位于泡崖的诊所。据查,大黑是全球第一只四条腿都安假肢的狗。为能走路,大黑吃尽了苦头记者到时,大黑依旧悠闲地躺在专座上,四条腿被系上黑色的假肢,仿佛穿上了4个高帮的运动鞋,只是鞋的高度高矮不一,这是因为大黑的四条腿当初被勒断的长短不同,右后腿变得最短,为了补齐,这只“鞋子”还加了厚厚的高跟。刘教授叫它下地走走,可它却赖着不起来,这要在以前,它可听话了。刘教授说,不仅是因为大黑体重增加,四条腿支撑起来更加费力,主要原因是假肢还有些不太“跟脚”。大黑四条腿的断面都不太平,当初还有一条腿由于长了骨刺特意做了手术,只能慢慢适应。最后,还是主人拿来火腿肠,它才下地走给大家看看。大黑走起来有点跳跃式,由于那条最短的右后腿,支撑力都放在了其他三条腿上。不管怎样,它已经完全可以靠自己走路了,...
发布时间:
2020
-
04
-
21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16
-
03
-
09
浏览次数:32
澳洲截瘫女子成高空杂技演员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高空杂技中自由翻滚并且面色如常,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更难想象轮椅上的人会怎么表演杂技。对于34岁的澳大利亚女子劳伦·华盛顿来说,她甚至不是一个普通人,自从19岁遭遇了一场汽车事故之后,她腰部以下都瘫痪了。但是这个昆士兰的土著却从不放弃去做一切令人吃惊的事,比如成为一名四处表演的高空杂技艺术家。因为她的努力和决心,华盛顿终于实现了她想成为一名杂技表演者的愿望,而且技术含量还很高。她在澳洲一个很出名的马戏团表演,甚至还录制了音乐录像带。然而她最终的目标却是鼓励那些因为一些残疾,没办法参加那些表演艺术中去的人。“不管是残疾还是健康,我们都是一群追逐梦想的人,我们的愿望也只是通过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做到最好。”想想前段时间身体残疾的模特们走上T台的故事,这些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奇迹从来不只是在想象中。“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不可能,但是我如果能克服它,那我就能做一切事。”在最初的六个月,她在杂技学校的学习非常艰难。“我爬不起来,但是我又不能放弃,因为我不想余生剩下的时间,都在问‘如果’我成功了,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时间,她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杂技,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她果然做到了。因为成功的变成了杂技演员,她对人生充满了自信,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除了自己的人生之外,劳伦也一直在鼓励那些有残疾的人们。直到现在,她仍然在坚持不懈的训练和表演...
发布时间:
2016
-
03
-
09
浏览次数:26
新技术让义肢更像“原装货”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标题:新技术让义肢更像“原装货”更有效的神经刺激和肌肉监控可极大改善性能在义肢的指尖安装压力传感器使佩戴者能够产生更轻的触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义肢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发展。它们的外观和结构有所改善,但潜在的功能和控制效果却一直举步维艰。如今,在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分别在两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用真实的触觉反馈指导义肢以及传送可靠的电机指令。美国盖恩斯维尔市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Kevin Otto表示:“它们解决了目前义肢所面临的巨大局限性。”现代义肢往往由记录佩戴者肌肉运动的电子信号所驱动,并尝试着提供基本的感官反馈。当义肢以某种方式进行触摸时,研究人员一直试图通过相同电脉冲的定期序列刺激佩戴者剩余的神经以取代失去的触觉。然而佩戴者经常报告说用来指导其义肢的反馈有时会嗡嗡作响或引起刺痛感。同时据许多佩戴者反映,长期使用义肢时,这种不自然的感觉会让人分心甚至产生不快。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神经工程师Dustin Tyler及其同事,通过传递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强度变化的模式化的脉冲序列,从而在两名试验参与者中取得了更好的结果。Tyler说:“它将这种刺痛感转变为自然压力。”研究人员为受试者配备了具有压力传感器的人造指尖,这种传感器能够将信号转化为模拟...
发布时间:
2016
-
02
-
02
浏览次数:38
“属于自己”的手和手臂义肢在神经义肢术领域内,科学家们正更加接近于模仿直觉控制、运动自由度以及人的自然肢体理所当然有的触觉。Dustin Tyler和同事提出了第一个长期的证据,即某手神经义肢的皮肤下连线及神经电极可在两名成年截肢男性的实际使用后持续发挥功能。这两人都动了手术,在手术中有3根电极被植入到他们剩余神经的周围并与一个手义肢相连。手术后,受助人能够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从事日常工作(包括诸如劈柴等用力的户外活动)达一年以上,从而展现了义肢界面长时间的耐用性。此外,研究人员还研发了一种改善义肢手中感官知觉的方法,他们在这两位试验参与者每月前来实验室时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对病人来说,改善触觉似乎是感觉义肢手是身体自然延伸的关键部分。在这些实验室的试验中,该研究团队将参与者与一个可通过义肢手发送电脉冲的机器进行连接。与大多数的电刺激方法不同,Tyler和同事用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来激发具有不同模式的不同神经元。(这种模式化的方法最类似于当触摸某个桌子或抓住门把手时在正常手中所发生的情况。)在刺激之后,病人报告说,其感觉像是他们用其自己的手在抓握物体,而不是感觉像是他们在用某外部工具。在另外一项聚焦于重建自然肢体运动自由的研究中,Max Ortiz-Catalan和同事显示,在一个手臂在肘部以上被截肢的成年男性中,其实体性锚定于剩余组织的骨头、神经和肌肉的人造前臂具有像真的手臂一样的功能...
发布时间:
2016
-
02
-
02
浏览次数:27